天津海河邊有一幢十分醒目的樓盤,名叫君臨天下。在這幢樓里,有中央紀委的干部以三折的低價從開發(fā)商手里購買了房產(chǎn)。房價打了三折,本應堅守的廉潔底線也打了折扣。最終,當這名開發(fā)商涉案被調查,這些干部的問題,也在調查過程中被一一牽扯出來。
羅凱,中央紀委第六紀檢監(jiān)察室原副局級紀律檢查員、監(jiān)察專員,從該開發(fā)商手中先后低價購買了四套住房、兩間商鋪,而他則在自己聯(lián)系的天津地區(qū)多次為該開發(fā)商在土地審批、工程項目等方面提供幫助。羅凱通常并不直接向地方官員提要求,而是通過飯局把該開發(fā)商介紹給官員認識,大家就彼此心照不宣。
羅凱(中央紀委第六紀檢監(jiān)察室原副局級紀律檢查員 監(jiān)察專員):把別人請來,他的目的就是顯示我們倆之間關系好,知道咱們的關系,他對你是不是會照顧?肯定會照顧的。至于怎么照顧?照顧什么?那就不是我的事兒了,是吧。
該開發(fā)商除了在天津,在江蘇和山東也有投資,于是羅凱又介紹他認識聯(lián)系江蘇、山東的同事申英。申英也和羅凱一樣,都是在飯局上引薦商人和官員認識,并抱著僥幸心理,認為用這樣的方式可以逃避查處。
申英(中央紀委第十二紀檢監(jiān)察室原處長):就認為我又不批地、我又不批錢,而且我也沒有押著手去,讓干部幫你去批地批錢,只是介紹認識了,這能是什么樣呢?實際上你還是利用了你自己的職權。但是在某一個時點,可能人在局中的時候,他可能會用這些東西來作一種自我安慰。
翻開羅凱和申英的案卷,金條、名表、珠寶、商人贈送的禮品琳瑯滿目。這些貴重禮品足以告訴人們,他們只需在飯局上出個面,就能為商人帶來巨大的利益。
陳勁松(中央紀委紀檢監(jiān)察干部監(jiān)督室工作人員):這個金條不是說一根兩根,有50克一根的,有100克一根的,累計下來給他的金條都是以公斤計的。還會送給他珠寶玉石啊,這些名貴的東西,貴重物品。另外比如說變相地送房子,就是我們說低價購房,三折多,這個折扣他這個中間的利益輸送有多少。
不少落馬的紀檢干部有一個共同的特點,都是在商人和官員中間擔任牽線搭橋的角色。為什么商人不去直接找分管部門的干部,而是想辦法結交紀檢干部,采用這種迂回的方式,羅凱和申英其實心里都清楚。
羅凱(中央紀委第六紀檢監(jiān)察室原副局級紀律檢查員 監(jiān)察專員):紀委的工作有一個特點,各個部門它都能聯(lián)系到,它都有可能通過工作關系認識各個部門的人。面寬,是吧,又是個監(jiān)督單位。確實紀委這個干部,反正是就跟過去的監(jiān)察御史似的吧,見官大三級吧。
申英(中央紀委第十二紀檢監(jiān)察室原處長):這些年全體紀委干部、整個系統(tǒng)干部的努力,在社會上確實影響很大,尤其對官員的約束力也很大。這樣使一些人可能感覺,他要跟紀委干部熟,可以給當?shù)氐母刹恳詨毫Α?/span>